一:詩詞類
恭賀溪州后溶詩會
龔治元
唐風宋雨沐溪州,無限春光歲月稠。
寄意騷人司殿醉,癡情墨客洞河游。
詩花盛綻高坪鎮,韻果盈豐土寨樓。
大展宏圖唯楚邑,天驕一代競風流。
贊溪州未來城人工湖
龔治元
未來城市建溪州,疑入天池覽月勾。
笠叟悠閑湖畔釣,騷人酣醉畫中游。
清清泉水如瓊液,對對鴛鴦似蜜柔。
仙境高坪迷雅客,詩情涌動土司樓。
賀溪州詩社成立(孤雁入群格)
龔治元
溪州璀璨添春色,天下騷朋聚后溶。
湖畔鴛鴦心曲敘,古泉圣女意情鐘。
農家樂內逢吟友,書法臺前研墨濃。
共賀高坪詩社建,杏壇彰顯武陵風。
贈 學 友
龔治元
寒窗曾結誼,蒼貌倍心牽。
半紀君離散,余生夢未圓。
柔情依舊在,夙愿怨難全。
但若逢來世,黌門再續緣。
贊湘西菱云茶業
龔治元
春滋綠葉吐新芽,仙女臨凡助采茶。
創建菱云酬壯志,振興宏業展才華。
黃金遍地財源廣,碧茗盈框品味佳。
生產車間香氣溢,前程似錦世皆夸。
鄉村四月
龔家永
桃夭李媚圃香盈,蜂蝶迷花舞醉情。
疇壟村頭生綺夢,鳥語鶯歌大地新。
春雨游防胡(下鄉五十周年慶)
龔保峰
一路歌聲心意暢,同窗歡慶賞農場。
如今舊址仍寒在,想起當年蓋瓦房。
回憶下鄉(記念知青下鄉五十周年)
龔保峰
五十年前三月春,天寒小雪離淮濱。
農村歷煉經風雨,一晃霜侵白發人。
春之韻六首:
龍子湖春早
龔保峰
二月早春桃杏開,清波水闊鴨魚來。
游人如織留姿影,暮晚斜暉綠柳裁。
春 雪
龔保峰
東風送暖滿人間,一夜瓊花掛樹斑。
柳綠桃紅迎白絮,寒潮忽降換銀顏。
春 雷
龔保峰
二月瓊花飄舞風,忽聞雷響漫長空。
通明電閃蒼茫地,驚蟄回蘇喚豸蟲。
春 風
龔保峰
春風漫掃人心暖,喜鵲新枝叫鬧喧。
垂柳搖波初顯綠,家家急待百花繁。
春 色
龔保峰
陽春拂面風,梅綻夜寒中。
柳樹新芽綠,桃花嫩蕊紅。
歸來尋紫燕,飛去落青桐。
四野金黃菜,糧油夏季豐。
(曲式六言律詩)華水校園春光
龔保峰
東風送暖遙望,三月桃花綻放。
柳綠櫻紅水清,新枝擺動波漾。
鶯飛燕舞齊鳴,彩蝶蜂追繞上。
高?;▓@盛開,人來賞景舒暢。
頌 黨 (四首)
龔細芽
(一)
百載風華路漫長,南湖一大啟新航。
睡獅喚醒沖霄漢,砥礪前行斗志昂。
(二)
南湖一大啟新航,起義洪城上井岡。
喚起工農千百萬,紅軍氣壯弱能強。
(三)
睡獅喚醒沖霄漢,推倒三山土改忙。
抗美援朝開景運,功垂竹帛寫鴻章。
(四)
砥礪前行斗志昂,改革開放換新裝。
河清海晏人民幸,遍野春風奔小康。
黃州雜詩(五首)
龔太銀
一
恩高未必舉金山,義重該當結草還。
最是男兒真本色,莫忘救急度難關。
二
自古文章為計謀,惟錢時下稿無酬。
朱衣懶顧尋常事,酒肉三餐不點頭。
三
何事紅塵怨女多,西施偏遇負情哥。
撞郎縱有千張嘴,不敵人間口若河。
四
紅塵自古盡癡男,梁祝焦劉坐祭壇。
縱是紅樓成夢語,多情寶玉亦面南。
五
老夫聊發少年狂,夜夢姣娥作尾郎。
天若有情成美事,紅塵從此不凄涼。
——陪讀黃州,雜感紛呈,輯而為詩,以饗他年。
上巳節有感
龔太銀
上巳傳聞日漸殘,更衣沐浴不需蘭。
牛頭憂慮陰間苦,馬面擔心俗世難。
歧路逢彎經鬼域,倩誰伴我到長安。
問聲天地何來去,徒有癡情照膽肝。
無題詩五首
龔太銀
一
久潤清茶未解愚,座前續水兩三壺。
孤燈徹夜殷情我,何事難眠不老蘇。
二
常在黎明索古詩,只因心動萬千癡。
恨難李杜拼佳句,長夜難眠我自知。
三
無情不似多情苦,有愛方知幸福甜。
但取人生肝膽照,何需酒肉并珠簾。
四
早歲無知世事艱,空將熱血對權奸。
今來悔恨長嗟嘆,坐看功名是遠山。
五
紅塵客棧幾人知,大夢初醒駕鶴時。
此去泉臺多怨鬼,恨難重返舊城池。
無題詩三首
龔太銀
一
灼灼桃紅樹上開,園丁秉燭護花來。
陳倉暗度修秦晉,一夢南柯不剪裁。
二
伊為唐婉舞婆娑,誰作陸游唱戀歌。
愛恨沈園今不在,釵頭鳳里夢銀河。
三
久居陋室萬千潮,曾憶東坡到宋朝。
不合時宜人去也,空留赤壁唱歌謠。
游黃州遺愛湖思東坡與王朝云傳聞有感
龔太銀
紅塵客棧鬧紛紛,落盡繁華草木殷。
最憶東坡知暖事,常嗟南海惜朝云。
覷閑遺愛亭中坐,歡喜詩詞樂府分。
不合時宜終有遇,獨彈古調自耕耘。
浣溪沙?赤壁懷古
龔太銀
一
赤壁岸邊煮酒茶,煙波江上浣溪沙。
吳山楚水夕陽斜。
故國神游應笑我,古城羈旅慢思家。
多情小謝在天涯。
二
亂石穿空日月斜,驚濤拍岸走飛沙。
周郎赤壁霧云遮。
可笑曹公成落寇,猶思關羽義當家。
華容道上喜栽花。
帶 孫
龔明九
喜慶樂天倫,嫗翁倍有神。
束裝一勁旅,竭力半殘身。
接踵佝僂影,纏綿襁褓心。
覬覦無晝夜,相伴總含春。
慶祝建黨一百周年
龔開雄
南湖聚會到紅船,描繪藍圖萬象妍。
星火升騰除舊制,錘鐮揮舞啟新元。
安邦興國民心順,趕蔣驅倭意志堅。
斬浪揚帆航向導,神州樂享太平年。
鷓鴣天?少先隊員祭祀革命烈士
龔開雄
時代先鋒肅墓前,獻插白菊滿陵園。
桃花有淚飄紅雨,芳草無心近玉欄。
情切切,意綿綿。齊行隊禮慰忠賢。
捐軀衛國英容在,激勵人民把夢圓。
詠九苗堂
龔開雄
仁術流傳源遠長,九苗堂里養生忙。
懸壺濟世行醫德,妙手回春施秘方。
小 雨
龔奕光
飄飄灑灑漫天空,潔美神州顯彩容。
潤麗鮮花滋萬物,蒼穹得意笑春風。
小 草
龔奕光
綠草如茵浥霧生,瓊花點綴遍山間。
披霜熬雪經風雨,大地回春綻笑顏。
掃墓見聞
龔奕光
清明值季春,花果馨芳芬。
四處人來往,八方掃墓墳。
鞭炮驚天地,香煙繞霧云。
祈禱先祖佑,賜福沐宗恩。
廣西昭平縣五將扶利龔氏(朝成公祠堂進香火)
龔奕光
祠宇生輝瑞氣添,季春美景耀庭前。
青山拱護鐘靈地,綠水相環連遠天。
先祖從今安上座,后人自此福綿延。
滿堂金玉丁財旺,富貴雙全世代傳。
龔氏祠堂建成感賦
龔榮林
祠堂新建喜落成,毓秀山川瑞氣盈。
良辰接祖千秋旺,吉旦安宗百業興。
鞭炮連鳴喧熱烈,族人共祭拜虔誠。
報本溯源行孝道,代代兒孫錦繡程。
楊 柳 枝
龔紹禎
春風拂綠柳枝條, 江水揚波架板橋。
美景自然招客賞, 聚群相約看明朝。
清明節·緬懷人民英雄先烈
龔紹禎
清明節日懷先烈, 革命英雄浩永存。
取義成功新解放, 中華崛起黨恩親。
重修博鋪香山古廟
龔紹禎
巍峨古廟鎮香山,寶地靈光佑世間。
民富多多捐善款,重修廟宇眾歡顏。
賞畫題詩
龔紹禎
順低劃排獨瀟然,兩岸青山繞霧煙。
崖柏難遮風雨日,漁翁不聽樹猿喧。
春 色 年 華
龔紹禎
春風送暖綠新妝,萬類生機勃勃忙。
遠看山川鐘毓秀,近觀田野簇清香。
柳枝飛絮黃鶯啼,湖面劃波白鴨望。
紫燕歸巢多幸福,繁花似錦喜洋洋。
博 鋪 新 面 貌 贊
龔紹禎
春風暖綠百花天,兩岸江邊競秀妍。
紫燕歸翔飛絮柳,白鵝嬉舞繡新川。
菜籃基地經營富,塑料鞋都貿易先。
滿目瓊樓通大道 ,繁榮博鋪永奔前。
茂山博鋪古今面貌贊
龔紹禎
茂山八景傳千古,潘水雙山四水河。
環繞新江書院地,旋洄沙埠綠洲坡。
蓮花塘岸石龍脈,顧祖歐祠北帝峨。
塑料鞋都揚世界,菜籃基地滿魚籮。
尚榮番鬼抬梁柱,百歲皇碑立鶴鴕。
林立瓊樓寬道路,明天博鋪更歡歌。
憶 父 親
龔定強
一條扁擔一雙肩,負重推壓幾十年。
肩上磨積千層繭,腳下踏破萬重山。
力汗掙錢育兒女,淚血換糧度饑寒。
含辛茹苦一輩子,終年好日無一天。
憶 母 親
龔定強
一雙小腳一雙肩,半世磨難半世艱。
幫工做盡牛馬活,背鹽踏破老鷹關。
血汗淚乳哺娃崽,含辛茹苦育兒男。
深厚恩情記腦海,慈祥音容銘心間。
祭雙親.一
龔定強
含悲飲泣祭雙親,常憶育恩淚滿襟。
節衣縮食育兒女,勤苦艱辛蓋世君。
朝思暮念慈父母,千呼萬喚無答聲。
陰陽縱有千山隔,欲掏肝膽祭先尊。
祭雙親.二
龔定強
插香燃燭祭雙親,哀思縷縷伴墓塋。
紙錢化蝶隨風舞,淚泉滔滔濕滿襟。
祭雙親.三
龔定強
凄風苦雨度清明,含悲飲泣祭祖陵。
啼鳥聲聲撕肝肺,落花茫茫斷腸魂。
哀緒滿懷憶父母,淚眼朦朧思育情。
插香燃燭掛白紙,磕頭跪拜盡孝心。
祭 母 親
龔定強
清明祭掃母墓園,跪插香燭升紫煙。
紙錢化作白蝴蝶,淚雨染成紅杜鵑。
爆竹聲聲震山野,哀思縷縷繞墳田,
素酒杯杯敬慈母,丹心顆顆慰九泉。
祭入黔始祖
龔定強
被別江西始入黔,開疆拓土最辛艱。
萬里遷徙尋棲地,一箭飛落定家園。
金山西麓勤耕織,箭基溝畔苦繁衍。
瑞河東岸展宏業,裔滿神州笑九泉。
浣溪沙.惜春
龔萬仙
拂面東風掃落花,輕煙入柳燕歸家。小屏山色盡鉛華。
杜宇聲聲成惜惜,紅雨飄零淺橫斜。寒潮卻退數村霞。
最高樓.喜添外孫
龔萬仙
春來報,鶯燕兩和鳴。家女喜添丁。驛書并未淘金女,寄音又卻讀書生。水千重,云萬里,哪堪行。 但且愿、
虎騰雙翼秉,但且愿、龍騰雙翼逞。由翰墨,造功名。伴兄合力迎難上,弟兄攜手共殊榮。也忠君,更愛國,近親朋。
二:楹聯類
聚 安 閣 聯
龔紹禎
聚春團福泗安弟兄合建新家宅;
安舍旺榮康樂妯娌同居洋閣樓。
龔榮林
宗功祖德流芳遠。
子孝孫賢世澤長。
祖第生輝
龔榮林
接祖登龕虔誠奉祀德蔭後昆繁萬代。
安宗陞座念本溯源恩承先志衍千秋。
廳堂對聯
龔榮林
祖有碩德高功恩澤長昭貽謀後裔房房盛。
宗踞真龍勝地威靈永蔭庇佑孫支代代昌。
龔榮林
祖德永扶家業旺。
宗功長佑子孫賢。
龔壽坤
共工開世族。
祖德振家聲。
三:賦 類
《龔氏家廟》誌
龔水泉
龔氏家廟,南唐故屬,閩贛新邑;方言本楚韻,自古"舉賢”之饗;蘇維埃政權啟近代,經世致用之源;三代入唐輔主,愈公分李煜之肩,仁義禮智信輔宋,朝廷內外從容,文經武緯,三鳯齊飛,三立不朽,五科十八舉,八子七官,六桂聯芳,靈川秀地,俊彩星馳,燦爛人脈,薪火綿延。
山河枕閩贛之交,家廟集人文之美。史海浩瀚,后周顯德,郭威賜地,龔姓牛田開基。宋真宗咸平二年,真宗有感于穎公功業,"三度錦衣歸故里,兩扶紅日上青天",手書“瑯琊世家",允立“龔氏家廟"。牛田先祖成保、貴榮、夢堂三公等,攜先祖香儼、靈峰二寺田產產業積蓄,變賣自家房產,矢公矢慎,幾番努力,千余平面祖堂,佳構甫就,迎先祖神位進享堂。千載悠悠,才俊迭起,香火鼎盛,人丁番行。
惜乎,廟歷千年,幾經修膳,難敵歲月之濁浸,加上戰爭和人為不良滲透,廟毀時光渠道,風鈴失聲,斯文委地,吾生何幸!躬逢盛世,邑強嗣殷。2012年4月22日由光澤縣華僑村牛田里龔長清書記邀請、巧玉、助科、儒岳、德生等七省市宗親一行,前往牛田考察,只見廟址,斷墻殘壁,搖搖欲墜,心生惻隱,倡議重建家廟,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,巧玉院士召集龍泉、望生、俊龍、泉元、厚臣、云定、紹安等中科院中關村會議,敲定重建家廟核心委員會。甲午年末(2014),八省裔孫,云集牛田,啟動家廟建設,首推龍泉、泉元、長清、厚臣、多祥、田軍、岳儒、德平、建雄、求山為籌建委員會。丙申(2016)年終,婁底會議,增補財章、新高、節東、一明、火旺、希強、聰華、歡云、金山、金印、曉陽、金根、文龍。己亥仲春(2019),又增禮財、小平、義龍充實建設團隊,龍泉總攬其事,原址重建,畫籌精微。在建資金泛力,力克艱難,甲午啟動,庚子告竣,近七年艱苦奮斗,千余平面廟堂,大功告成。廟堂聳立,富麗堂皇,古木參天,群山環抱,古道階嶺,萬象包羅。"龔氏家廟“中華龔氏文史研究院龔望生院長親筆書寫,先祖先賢位列神龕,肅穆雅典。昭穆清晰。鐫刻樂捐芳名于石墻,昭示天下。
家廟既竣,億萬後裔列入門墻,共同托庇于祖宗福澤。某每登臨,勝境隨步,上出層巒,白云繞岫,仰望廟堂,飛丹流閣,極目遠晀,云水齊收,臨帝子之長風,接五嶽之仙淑,木本水源,寰宇共此一脈,活力無限,贛江閩水涌波
,泱泱龔氏,騰蛟起鳯,耕讀天下,富厚日新。
應巧玉院士之約
愈公卅代孫水泉敬撰
二O二一年歲在庚子臘月十六
四:新詩類
我的父親
龔定強
父親是一棵撐天大柱,
勤苦艱辛任勞任怨的承載著家庭的責任擔當。
父親是一把撐開的大傘,
在狂風驟雨中任憑風吹雨打為家人把風雨遮擋。
父親是一座光芒萬丈的燈塔,
德高、恩廣、仁厚、善行的光芒為兒行千里指路導航,
父親是一輪冬日的太陽,
傾盡所能為家人熱身暖房。
父親是一個無私無畏的偉岸巨人,
為家人守護著幸福安康!
父親的愛,無處不在,
父親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!